
千亿级化妆品市场背后,大学生群体扮演着什么样的存在?未来化妆品行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的这首词描绘出华贵的佳人,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妆成后的情态。
从古至今化妆都有存在的意义,长期的发展也对现代妆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全民化妆的热潮来临,化妆品人均消费正在逐年提升,4000亿化妆消费市场之下,谁没买过几根口红呢?
近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大学生消费理财观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在校大学生每月平均花销(不含学费、家庭与学校间往返交通费)达到了1197元。
其中,包括鞋服、首饰、化妆品、美容美发等在内的形象消费。成为每月总消费比重前三位中大学生选择比例最高的一项,占比达到了62%。大学生年度可支配的消费金额突破了亿元,意味着校园市场必将成为品牌群雄逐鹿之地。
数据调查显示,大学生了解护肤彩妆产品信息渠道:36.7%来自时尚博主推荐,10.7%来自明星代言。作为极度关注互联网的大学生,网红、明星的推荐往往可以让他们趋之若鹜。其中女大学生占了大部分的比例,她们喜欢追赶潮流、明星,但又缺乏消费的主见,形成了容易被种草的状况。
《中国化妆品KOL合作调查报告》中提到:参与调查的行业人士,其品牌受众主要集中在二三线%的受访者表示其品牌受众为千禧一代,许多品牌已经针对Z时代消费者开发新的产品。
2018年有63.6%的大学生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化妆品,其次是零售店和专柜。另外由于留学生比例的上升,造成港澳/海外代购市场超过了大型商超。
对于大学生而言,对高端化产品的购买力还不是很强,因此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国货品牌在年轻人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大学生对国货品牌的认知度还是较高的:百雀羚、自然堂、相宜本草……都是常用的品牌。
一次成功的年轻化营销,用IP赋能品牌,让IP里的每一个属性都深入刻画进消费者的心智中,所以一夜爆红的背后并不是偶然。
将故宫文化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巧妙的结合,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达到了文化传播和经济收益的双赢效果。
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走进校园,早早开始年轻化营销布局,抢占了心智才能在未来市场获得一席之地。
我国市场份额(12.7%)仅次于美国(18.3%),而化妆品消费年复合增长率我国以9.9%居首位。预计我国化妆品人均消费金额有6-7倍成长空间,而未来的消费主力正是当下的大学生群体,从整体看局部,在年轻化方向上会有哪些发展趋势?
听到很多言论说在中国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那么产品经理呢,也吃青春饭吗?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以产品经理、运营为核心的学习、交流、分享平台,集媒体、培训、社群为一体,全方位服务产品人和运营人,成立11年举办在线+期,线+场,产品经理大会、运营大会50+场,覆盖北上广深杭成都等20个城市,在行业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平台聚集了众多BAT美团京东滴滴360小米网易等知名互联网公司产品总监和运营总监,他们在这里与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