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用完的化妆品空瓶,却有人以数十元甚至数百元的高价求回收?近期记者发现,二手平台收购空瓶的疑似“黄牛”众多,发布空瓶帖子几乎都被秒拍下。
近日,市民温女士发现,原来网上有专人收购知名化妆品牌的空瓶,或者是仅用到“只剩一两次”的“二手商品”,价格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高价回收的背后,用途却引人质疑。
记者以用户身份通过二手交易平台联系到多名收购化妆品空瓶的买家,可以看出,海蓝之谜、赫莲娜等售价较贵的国际大牌更加吃香,尤其是其热门旗舰产品,如精华液、面霜、乳液等。
无一例外的是,这些买家均对产品的批次较为在意,而批次的新旧也决定了空瓶的收购价格。以赫莲娜的一款知名面霜产品为例,其线毫升,而空瓶的价格则可卖到200元-500元左右。决定价格的因素有瓶身包装的新旧版本、批次、是否过期、配件是否齐全等。许多经验丰富的买家会在商品发布第一时间付款拍下,以防“生意”溜走,并通过观察瓶身及瓶底的照片,迅速评估出空瓶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买家均表示自己长期收购化妆品空瓶,然而在被问及收购用途时,他们却开始言辞闪烁。
被高价收购的空瓶去哪了?这不禁使人想起此前有关部门屡次打击的高端白酒造假,不法分子从市场回收原装酒瓶,用十几元一瓶的劣质酒勾兑灌装后,就能将其变身为茅台、五粮液等假冒名酒。
与此类似,在化妆品造假的各环节中,由于仿制瓶子的成本相对更高昂,而消费者对于产品是否为正品也常以瓶子为鉴定对象,因此专门收售正品空瓶的中介成为犯罪链条上的重要角色。
不久前,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真瓶装假货”的售假案件。2020年,一用户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挂售大量正品化妆品空瓶,引起扬州警方的关注。经查,涉案团伙从二手平台购买大量正品化妆品空瓶,并将正品化妆品掺假稀释后灌装售卖,冒充成代购版本在网购平台对外低价销售,非法所得金额达3100万元。
扬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治安大队案件查处中队中队长洪云表示,会有专人收购正品空瓶,然后卖给制假团伙。此外,在销售造假商品时,该团伙会使用版本不同、化妆品公司残次品、机场免税店产品等说辞,诱导消费者相信低价的合理性。
以赫莲娜面霜为例,假设其空瓶回收价格为500-600元,如果被包装为正品后以原价三折贩卖,那么也意味着背后产生了约500元/瓶的巨额利润。
前述骗局曝光后,许多网友在评论区“怒了”。“难怪有些海淘价格那么低。”“瓶子是正品,这让消费者怎么判断!”“所以二手网站专门有人收空瓶,猫腻太大了!”也有网友支招:“我用完的瓶子都弄坏了再扔的,就是防止造假,大家都可以这么做。”
目前,收购空瓶以造假的手法已被相关平台关注。温女士称,自己前几日曾在二手平台发布空瓶的信息,但发布第二天便收到了平台的违规通知。通知称,品牌化妆品、奶粉、酒等空瓶商品存在制假风险,发布者需立即删除,避免再次违规。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