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一季度,我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39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进出口规模居全国第14位。其中,出口1044亿元,增长32.6%;进口349.9亿元,增长19.4%,规模分别居全国第11位和第20位……记者从南昌海关了解到,海关部门推出22条工作措施,实施十大项目,开展2022年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专项行动。
近年来,南昌海关推出了RCEP进企业、促进跨境电商新兴业态发展、推动长江流域通关便利协作、支持口岸平台发展、加快“组合港”推广、加大AEO认证培育、开展“一关一品”建设、建设“关企e联通”平台、实现通关可视化、打造“洪关一点通”等十大项目,促进江西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我省目前已基本形成了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开放新格局,但不沿边、不靠海,开放平台功能发挥不充分仍然是我省开放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南昌海关将实施“口岸平台发展”和“跨境电商新兴业态发展”两个重点项目,进一步拓展口岸平台功能。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省进口货物“两步申报”应用率72.79%,位居全国第一方阵;进口(扣除国内运输段)、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16.03小时和0.28小时,均位居全国前列。在最新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结果中,参评的南昌、九江两市“跨境贸易”指标均被评为“优秀”等次。
我省即将开展2022年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专项行动,通过聚焦更高水平开放,进一步拓展口岸平台功能;聚焦更深层次改革,进一步提升海关监管效能;聚焦更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助推特色产业发展;聚焦更广范围关切,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水平4个方面,搭建政策更好、功能更丰富的内陆开放平台;实施服务更优、监管更高效的通关监管模式;培育潜力更足、动力更强劲的外贸发展动能;搭建联系更紧、沟通更顺畅的关企联系桥梁。
据介绍,海关部门将助力打造国际物流枢纽,支持南昌、赣州创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推动“双区联动”项目持续扩大成效,促进中欧班列与跨境电商融合发展。支持昌北机场加密航线,打造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支持九江开通国际直航业务,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推动口岸平台建设,推动南昌进境冰鲜水产品等3个指定监管场地验收,指导九江进境水果监管场地规划建设;支持向塘铁路和鹰潭国际综合港经济区监管作业场所建设。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助力江西申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综保区、保税物流中心提质升级。支持跨境电商综试区发展,支持跨境电商“保税展示+线上交易”,促进跨境电商出口B2B业务,支持企业通过自建和租赁的海外仓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同时,推进监管模式创新,进一步完善“组合港”协作机制,扩大试点范围;开展长江沿线海关通关合作,推动实施“离港确认”模式。优化进出口通关模式,高质量推进“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两段准入”等改革,建立长江中游三省通关便利机制,推动实现三地海关执法互助、结果互认。扩大“直提”“直装”试点,推广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模式,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加便利的通关模式选择。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实施以企业为单元的税款担保改革,持续推进汇总征税、预裁定便利措施,减轻企业资金负担。优化检验监管模式,推进检验结果采信制度;对属于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证明的进口汽车零部件,实施“先声明、后验证”便利化措施。对用于展览展示的进口食品、化妆品样品,在符合准入要求的前提下,免予抽样检测。
记者了解到,去年9月份以来,除今年2月份春节长假因素外,江西省月度进出口规模一直保持在450亿元以上,3月份为461.5亿元,同比增长25.3%,环比增长15.7%。月度进出口高位运行。
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全面增长。一季度,江西与前五大贸易伙伴东盟、美国、欧盟、韩国和中国香港进出口分别增长57.4%、7.1%、21.9%、36.1%和8.4%。与 “一带一路”沿线%;与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467.2亿元,增长45%。
一季度,江西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4439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27家。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1013.4亿元,增长31.8%,占同期全省外贸总值的72.7%,比重提升1.5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31.6亿元,增长27.7%。
此外,一季度,我省机电产品出口增速较快。机电产品出口482.3亿元,增长23.3%,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6.2%。其中,太阳能电池出口68.7亿元,增长1.1倍。传统优势产品中,钢材、纸制品出口80.9亿元、19.6亿元,分别增长6.2倍和62.6%。
同时,一季度,江西机电产品进口141.8亿元,增长19.8%。其中,集成电路进口93.3亿元,增长27.4%;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3.9亿元,增长17.3倍。同期,资源性产品进口178.1亿元,增长20.8%。其中,纸浆、木材、大豆进口增长较快。(记者 高学斌 文 马悦 图)